WFU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比樂生更重要的事

聽過洋務運動吧?

啊,這句話也許太文言了。

那…不管是誰,應該都聽過劉銘傳吧?

李鴻章的子弟兵,台灣第一任巡撫,自強運動南洋鑑隊總督,台灣鐵路的建造者。任何一個板本的國、高中歷史課本都一定會提到的一代偉人,也是為全中國建造了一個所謂『現代化的模範省』的管理者--雖然在現在的世界,也開始有人挖出了一些對他不是這麼有利的資料來評論他的作為,或是說,為後來拆掉他建的台北台中城牆的日本人平反吧?

但,我現在不是想講這個人。

我想講的是,這個人所留下來的建築。

也是整個台灣,不,整個中國自東而西洋務運動(自強運動)唯一一個保存下來的完整建物--鐵路局。台北禮堂。

http://www.wretch.cc/blog/hungchihwen&article_id=6696232#comment113638980
(洪致文。鐵道時代)

http://blog.pixnet.net/Richter/post/3415544
(richter。古蹟與滑稽)

也許你會說哪有?台北北門、台北東門、億載金城、基隆炮台這些不也是自強運動的遺跡嗎?我們既然有這麼多的古蹟了,少這麼一個又有什麼好可惜的?而且,這不也是台鐵在台北菁華區的最後一個可開發土地了嗎?(雖然現在已經移交給捷運局準備建造松山線塔城街站,還有它的共構開發大樓)…。對,這也是台北捷運公司開發的最後金雞母之一,同時也是台北大西北壁少數可以進行更新的『荒地』代表。也代表了所謂台北的更新與進步…。

抱歉,請不要再嘴炮了。

什麼是更新與進步?什麼又是真正的,恒久遠的利益和價值?

要知道,城牆與炮台代表的並不是洋務運動精神上的真諦,而只是光就國防考量上的一個面向。台灣,到現在除了這裡,根本就沒有一個清朝時期為了國防與民間信仰目的而保留下來的建物;除了這裡,在清朝末年時代人民的生活現況到底是什麼樣子又有多少人仍然認識?

連日本人曾經在台灣治理過的記憶都有人刻意的想去消除了。

比日本人更早前的歷史記憶在今日的台灣更是一掃而空,連部份的地圖都得勞煩網友靠自已的興趣跑去美國的圖書館資料庫中去找,這算什麼呢?

無論我們是台灣人,或你自認你是中國人也罷。這都是屬於當年僅留下來的共同的記憶。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劉銘傳,不要再只是口頭上的尊敬他們了。我們需要作的是真正的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然後讓後代知道他們的樣貌才是。

這不止是另一個幫中國人保存記憶,更因為這件事情曾經發生在台灣…我們更應該還原。

我們曾經有大清朝最先進的生活設施(租界除外)。也曾經是日本最引以為傲的世界示範住地。而這些歷史,都保存在這個今天的台鐵禮堂的地上、地下。台北人,你們已經失去蹓公圳,你們已經失去善導寺,你們曾差點失去北門和東門,甚至,你們還失去了陪伴著你們長輩多年的,和這些東西相關的記憶線索…。

在這麼努力想保存圓山飯店、士林官阺、中正紀念堂等老建物的心境背後…

請花上一半的心思,面對這些日本、清朝留下來的建物。

無論是代表台灣醫療病史的光明與黑暗--樂生、馬階

亦或是代表台灣進步起飛的起點與歷程--台鐵禮堂

 

台灣,再進步。

我們,走再遠。

 

也請務必記得-我們實在是有根的族群。

我雖然不支持樂生,但我支持讓全民皆知,樂生與台鐵禮堂的價值。無論你知道或不知道,甚至你是不是台北市民…好好的擁抱這些記憶,不要再讓他們失去了。